信和集团(「集团」)与黄廷方慈善基金曾共同举办《1950年代摄影作品展:玛乔丽.多格特镜头下的新加坡 李福志镜头下的香港》,展览由历史遗珍摄影基金会策划,并获新加坡驻港领事馆支持,于2021年4月1日(星期四)至2021年5月30日(星期日)在信和广场开放予公众参观。
新加坡驻港总领事符秀丽女士曾表示:「是次展览具有两个重要意义。首先,在大家热切期待开展旅游气泡、重新恢复实体旅游之时,我很高兴能够透过这次展览,让香港朋友认识新加坡的历史文化,借著艺术和摄影作品跨越时间及地理的界限。李福志生于新加坡,我相信从他的角度看香港也别具意义。此外,新加坡与香港一向关系密切,香港不仅是新加坡人最大的海外聚居地之一,我们在经济和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牢固。是次展览凸显了两地的文化交流,我们希望透过展示1950年代两个城市的摄影作品,展现彼此在艺术、文化和历史背景的相似之处,从而激发更多教育及文化交流机会,进一步拉近两地关系。」
信和集团集团总经理暨黄廷方慈善基金董事黄敏华女士亦表示:「这次历史照片展览对信和集团和黄廷方慈善基金意义重大。我们的祖父黄廷方先生于1960年代在新加坡创立家族事业,并于50年前将业务扩展至香港,创办信和集团。我们希望透过这次展览,分享亚洲两个世界级城市的共同历史与传承,并借此为社会及公众提供充实且具教育意义的活动。这些纪实照片带领大家踏上时光之旅,呈现东西融合、传统与现代交汇的城市面貌,唤起我们对香港与新加坡之间旅游交流的热情。」
展览呈献了早期女性摄影师玛乔丽.多格特(Marjorie Doggett)于1954至1957年间拍摄的新加坡城市面貌,以及自学成师的摄影师李福志同期拍摄的香港街景与当代车辆。照片带领参观者穿越时光隧道,回顾1950年代香港与新加坡的共同历史记忆。
玛乔丽.多格特与李福志的作品均摄于半世纪前,呈现1950年代新加坡与香港的景色,见证两地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。参观者透过照片可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与建筑特色,包括德辅道、中环、轩尼诗道的街头面貌,长洲海傍、元朗平原的稻米种植,以及新界的客家村落等乡郊风情。与此同时,展览亦展示了1950年代新加坡的面貌,如红灯码头拱道下的富丽敦大厦、莱佛士书院、新加坡河两岸的特色仓库,以及哥烈码头的十九世纪建筑物。许多地标见证了历史性时刻,使作品更显珍贵。
展览由摄影师及摄影历史专家艾思滔(Edward Stokes)策划,他专注于研究二十世纪中期的亚洲摄影作品,并擅长以文字呈现摄影师的生平与时代背景,为每张照片赋予故事。2019年,艾思滔与历史遗珍摄影基金会及新加坡NUS Press出版了《Marjorie Doggett’s Singapore》摄影书集,收录大量多格特未曾曝光的作品。同年,他亦与新加坡富丽敦酒店及旧国会大厦艺术之家合作举办展览,向公众展示多格特的代表作。
展览策展人及历史遗珍摄影基金会创办人艾思滔先生曾表示:「2019年于新加坡举办的展览非常成功,我很荣幸能将展览带到香港,呈献玛乔丽.多格特的作品,并加入李福志的摄影,展现两地城市面貌的鲜明对比,透过他们紧密连系且富感染力的故事,纪念两位已故摄影师。」